理念
環保署推動水質自然淨化─人工濕地工程,係以水質淨化、削減污染為主軸,以現地取材、省能源為考量,結合生態體系,
使人工濕地不但具有改善水質的效果,也能改善河川景觀、附有生態及環境教育的效益。
目地
- 調查桃米溪流域水質現況與污染源。
- 除污、減污生態處理池推動與社區協調。
- 實踐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第18項及第19項,協助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,並分享保育知識、科學基礎。
目前概況
- 已說服地主提供土地。
- 完成桃米地區現存水生植物調查。
- 經費申請、募集中。
問題討論
- 生活、營業污水等為主要的河川污染源,如何推廣與說服社區?
- 施工經費申請來源?
- 生態除污池對附近民宿與河川的影響?
- 後續的維護與管理?
- 生態的保育與管理?
合作與未來目標
- 與桃米休閒農業園區合作,委託管理生態池。
- 導入水質、生態教育,結合生態旅遊。
- 保育在地生態。
- 打造桃米特色賞螢火蟲特色社區。
- 成為淨化河川水質的典範。